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文天祥的《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全文: 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 大风扬沙水不流,为楚者乐为汉愁。 兵家胜负常不一,纷纷干戈何时毕。 必有天吏将明威,不嗜杀*人能一之。 我生之初尚无疚,我生之后遭阳九。 厥角稽首并二州,正气扫地山河羞。 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 间关归国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当。 出师三年劳且苦,只尺长安不得睹。 非无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为人擒。 楼船千艘下天角,两雄相遭争奋搏。 古来何代无战争,未有锋蝟交沧溟。 游兵日来复日往,相持一月为鹬蚌。 南人志欲扶崑崙,北人气欲黄河吞。 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 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 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兹有船在。 昨夜两边桴鼓鸣,今朝船船鼾睡声。 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釃酒人人喜。 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六龙杳霭知何处,大海茫茫隔烟雾。 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
名句书法欣赏 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大臣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赵王与大将军 廉颇诸大臣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牛耳古代诸侯会盟时,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盘,由主盟者执盘分尝诸侯为誓,以示信守。《周礼·夏官·戎右》:“赞牛耳,桃茢。” 郑玄 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 宋 文天祥 《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向南恸哭》诗:“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 清 冯桂芬 《洪鼎邮程诗思图》诗:“ 洪君 清才出吾党,文社儼推牛耳长。” 蒋同超 《挽丘沧海》诗:“七子天南绍 建安 ,当年牛耳执骚坛。”参见“ 执牛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