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卫宗武的《初夏登北山》 全文: 春山如佳人,形色丽而秀。 兹来怅非时,已入朱明候。 片红飞不留,万绿新改旧。 接茵芳草蔓,偃盖古木茂。 黛鬟临水镜,一色净无垢。 戛然鸣声幽,雅弄出禽口。 得閒此夷犹,不觉留滞久。 一叶泛澄川,萦因历农亩。 决渠散青秧,耕夫类成偶。 舍舟挟短筇,崎岖度重阜。 野芳气如兰,冉冉袭襟袖。 逶迤穷山椒,寸怀纳宇宙。 川原浩无涯,万象皆我有。 沧溟杳渺间,云梦吞八*九。 昌黎开衡云,羊公登岘首。 顾我凡陋资,视此亦培塿。 虽然形气殊,兴趣无异否。 独嗟今昔殊,人事有迁贸。 而我老无闻,将与草木朽。 陟巘复降原,玄庐新结构。 伊傅不可怀,松乔以为友。 不死非所求,姑以佚吾寿。
名句书法欣赏 而我老无闻,将与草木朽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无闻(1) 没有名声;没有成名 默默无闻 (2) 指耳聋 耳无闻,目无见 草木(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