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獬的《雷震》 全文: 四月老阳尽,蛰雷方发声。 七月连大雨,碾天三日鸣。 夜或发狂震,卧者皆起惊。 奔电晔然作,忽如烈火明。 高树大百尺,霹倒烧其根。 往往光曜中,时见怪物形。 飞雹大如指,万弩相奔倾。 椎击鸟雀群,掩地交纵横。 雷者主号令,为天之常经。 奋豫既过时,及此何匉訇。 无乃号令失,安得四时平。 春秋书震电,推之在五行。 天道傥可信,使我心不宁。
参考注释四月一年有十二个月,四月就是一年中的第四月份。老阳(1).《易》四象之一。《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易》中只有阴阳奇耦,便有四象,如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或谓九为老阳。 唐 柳宗元 《与刘禹锡论易书》:“老阳数九,老阴数六。”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易》象九为老阳,七为少;八为少阴,六为老。” (2).方言。太阳。 曹禺 《日出》第二幕:“老阳西落,砸得好心焦!不卖点命,谁也不饶!” 胡可 《英雄的阵地》第四幕:“这会儿兴有三点钟了吧?老阳儿都歪到脑后勺上去啦!” 蛰雷惊醒蛰虫之雷。谓初发的春雷。 唐 殷尧藩 《喜雨》诗:“一元和气归中正,百怪苍渊起蛰雷。” 明 张景 《飞丸记·故旧存身》:“相逢望出寒微外,暂隐阴崖听蛰雷。”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佚民玩则画箠不能令一羊,敖民狂则蛰雷不能破一墙。” 发声(1) 产生噪音或声响(如用嗓子或用器具);产生一种能听见的效果 首先教喇叭传令兵怎样使喇叭发声 (2) 从嗓子里发出声音 那只鹦鹉从来不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