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挚的《荆门军惠泉呈李使君舜卿》 全文: 苍山抱西城,蒙泉发山麓。 一泓养虚净,大石坼岩澳。 源脤潗潗来,星珠沸相续。 何人潴方池,不使声瀑瀑。 四围叠琳琅,百丈荫云木。 波底金莲花,万叶绿绮缛。 畏清无鱼虾,因亦远鸥鹄。 俯视洞五脏,安敢濯两足。 循池隅西南,渐见泄泉滀。 怒声始可听,势如脱桎梏。 涎沫卷飞练,潨鸣射碎玉。 曲折溪路长,幽响远连属。 安得朱丝弦,为写沧浪曲。 派泽山下田,岁常稔麰谷。 憧憧负瓶盎,清入郡人腹。 惠名由此欤,图牒曾不录。 崔碣镵文章,无数不暇读。 亦欲有佳句,恐为惠泉辱。 使君心自清,馆宫泉上宿。 一勺蜕尘轩,岂比樽酒渌。 磅礴壮士气,常为山水伏。 天下几林泉,无金买卜筑。 空兹嚼屠门,野人真碌碌。
参考注释涎沫 〈方〉∶口水 飞练飘动的白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上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 碎玉(1).细小的玉片或玉屑。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占风铎》:“ 岐王 宫中於竹林内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玉片子相触之声即知有风,号为‘占风鐸’。” 宋 王禹偁 《黄冈竹楼记》:“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2).比喻细小洁白的牙齿。《三国演义》第八回:“ 允 ( 王允 )命 貂蝉 执檀板低謳一曲。正是:一点樱桃启絳唇,两行碎玉喷《阳春》。”《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妇人同丫鬟下船,见了 许宣 ,起一点朱唇,露两行碎玉,向前道一个万福。” (3).喻指女性死者的遗钗、残稿等。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续遗咏於玉臺,光越纽之彤史。又奚事抱碎玉以愴怀,抚凋兰而陨泗者。” (4).喻指落花。 刘大白 《花间》诗:“醉向落花堆里卧:东风怜我,更纷纷乱红吹堕,碎玉零香作被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