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恭谒泰陵礼成转旆易州卜征燕豫景澄西颢风爽金舆载览登秋兴言裁什》 全文: 展礼谒二陵,启途巡九洛。 前辰雨洒道,兹时潦归壑。 风寒冷斯未,地湿尘不作。 行行度燕墟,召泽想何若。 樊馆及高城,传闻疑信错。 太行之左麓,高原秋有穫。 是用慰予心,予岂有他乐。
参考注释行度(1).执法。《管子·问》:“令守法之官曰:‘行度必明,毋失经常。’” 王念孙 《读书杂志·管子五》:“行度,行法度也。” (2).运行的度数。《春秋·隐公三年》“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晋 杜预 注:“日月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缩,故有虽交会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隋书·天文志上》:“ 马季长 创谓璣衡为浑天仪。 郑玄 亦云:‘其转运者为璣,其持正者为衡,皆以玉为之。七政者,日月五星也。以璣衡视其行度,以观天意也。’”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臣寻推得王星自闰五月二十五日,近太阳行度。”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日每行不及天一度,月每行不及天二十九度半,此一日行度之差也。” 何若 表示疑问,与“何如”同 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