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麟之的《呈郫人李签判》 全文: 锦江烟水春茫茫,锦城游宴歌舞狂。 酒酣缓辔踏花去,尚说当年先侍郎。 后来游宦家因徙,子孙不复归桑梓。 世居淮海二百年,路隔关山七千里。 兵戈南下风尘昏,衣冠流江黄屋奔。 淮乡几作边戍地,丛桂旧第无一存。 我从避乱梅花坞,钓月眠云拉巢许。 尔来又卜南郭居,自笑飘萍无定所。 见君襟韵真谪仙,从来游戏壶中天。 眷言我祖旧同闬,邂逅笑语心豁然。 平生行李遍方外,南逾五岭入苍翠。 脱靴未屈力士手,探囊已压髯奴背。 为叹干戈何日休,浮家泛宅江海游。 丹砂鍊就葛洪鼎,茶灶行随鲁望称。 天涯二见倾盖旧,青城猿鹤知存否。 会当叱驭过邛郲,相从却饮郫筒酒。
参考注释后来 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宦家谓仕宦之家。 冰心 《两个家庭》:“我内人是个宦家小姐,一切的家庭管理法都不知道,天天只出去应酬宴会。” 阿英 《灯市》:“其间,特别在门前挂上帘幙的,那里面的人,一定是勋家,戚家,宦家,豪右家的眷属。” 子孙(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复归回复到(某种状态):暴风雨过后,湖面~平静。桑梓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