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铚的《无题》 全文: 三月柳花飞,东风绣香国。 桂影弄春光,飞琼怅分缺。 云舆返积霄,翠浪翻天末。 阆苑桃李花,莫使芳香歇。 缅怀霞中人,芙蕖艳秋色。 烟鸾吟碧空,行云不停刻。 何事寄红埃,悲声调绿发。 神观洞太虚,紫清注金格。 玉宸丹凤检,词章焕琼笈。 孰执招真旗,笙箫下空阙。 灵光湛法身,生死本无别。 妙合造化机,阴阳时出没。 欲识天中真,寒江浸明月。
参考注释灵光(1) 神异之光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西游记》 (2) 指画在神像头部的光辉 (3) 〈方〉∶顶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灵光 这药不灵光 法身(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知如来法身,长存不变易。”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尝闻佛説,知诸法空,体诸法性,是则以慧眼观法身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 (2).指高僧之身。 唐 卢简求 《杭州盐官县海昌院禅门大师塔碑》:“法身魁岸,相好庄严,眉毛紺垂,颅骨圆耸。” (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俞氏 则谓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则然,岂可以血肉之躯投畀水火乎?”《西游补》第十六回:“ 行者 一时难忍,现出大闹天宫三头六臂法身,空中乱打。” 生死(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