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公溯的《劳刘子仪视作红花堰》 全文: 冽冽天北风,仰视寒云繁。 蛰虫亦坯户,子独在丘原。 路人指此堰,啧啧相与言。 堙废将百年,故道今岂存。 旁有蒋子池,沮洳无根源。 耕者病夏畦,拥耒涕潺湲。 念子不惮劳,塞茅手自掀。 忽报故道出,万锸如雷喧。 堰成争来观,矗若千丈垣。 少壮始从仕,功绩已可论。 他时当不朽。 名配谢公墩。
参考注释沮洳(1).低湿之地。《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沮洳,言采其莫。” 孔颖达 疏:“沮洳,润泽之处。” 唐 柳宗元 《零陵三亭记》:“ 零陵县 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汚涂。” 林纾 《记九溪十八涧》:“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渟蓄犹见沙石。” (2).指低湿。 晋 左思 《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芜秽。”《新唐书·韩全义传》:“遇贼 广利城 ,方暑,地沮洳,士皆病癘。”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四日》:“昔城中沮洳之地颇多积水,自营此沟,而民不苦卑溼,秽气亦有所渫,始少疾病。” 根源(1) 使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 犯错误的根源 (2) 起源(于);发生(于) 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