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沈辽的《愚溪》 全文: 榜舟下潇江,泛泛入愚溪。 昔人不复见,秋草空萋萋。 委蛇望僧园,云屋倦攀跻。 林高日气薄,磔磔鸣山鸡。 倒景相吐吞,清明合致犁。 昔人怅投裔,感事多悲悽。 北邙一抔土,荣辱方今齐。 人生无百年,外物安可迷。 溪水泻石间,喧喧如鼓鼙。 了无人世想,粗可休天倪。 吾亦被黯黮,东山饱蒿藜。 二年已数至,屐齿连山溪。 行亦归三吴,孤猿安故栖。 它年若有梦,邂逅识江西。
参考注释倒景见“ 倒影 ”。 吐吞吞吐。常用以形容山水争雄之势。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山狂谷很相吐吞,风怒不休何轩轩。” 宋 王安石 《昆山慧聚寺》诗之二:“峰岭互出没,江湖相吐吞。” 明 张羽 《金川门》诗:“利石侔剑戟,风涛相吐吞。” 清 顾梦游 《焦山纪游》诗:“直上转苍翠,云际犹吐吞。” 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