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韩维的《次韵和原甫游会灵观》 全文: 松乔去我久,高驾不可攀。 何意尘外游,近在王城间。 先帝昔临御,忽冲启玄关。 营宫奉岳镇,缥缈当人寰。 疏泉抗台殿,拟迹三神山。 想像列仙下,半空来佩环。 云车倏容与,旄节俨成班。 翩翾万玉女,红颊翠羽鬟。 世人那得见,石坛空自闲。 伊予厌羁跼,酷甚负病瘝。 兹行适所愿,贴若贾在闤。 春风吹园桃,几日朱霞殷。 寒碧竹间见,新黄柳际还。 主人非素朝,促具初无艰。 抗侯角善手,持觞发欢颜。 尚无形骸累,安问绂与纶。 跋马兴不尽,东池水潺潺。
名句书法欣赏 世人那得见,石坛空自闲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宋· 周敦颐《爱莲说》 那得1.怎得;怎会;怎能。石坛(1).石头筑的高台。古代多用于祭祀。《汉书·郊祀志下》:“紫坛伪饰女乐、鸞路、騂驹、龙马、石坛之属,宜皆勿修。” 北周 庾信 《周陇右总管长史豆卢公神道碑铭》:“石坛承祀,丰碑颂灵。”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诗:“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遶石坛。”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八:“毳毛伐尽浥清寒,自缚茅龙上石坛。” (2).石制的台或墩。 唐 韩愈 《记梦》诗:“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頦肘拄座。”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左前方有大柏树一株,有圆形石坛围护其根。” 自闲(1).亦作“ 自閒 ”。悠闲自得。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问君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宋 苏辙 《南斋竹三绝》之一:“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明 高攀龙 《夏日闲居》诗:“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閒。” (2).谓自设防范。《新唐书·李夷简传》:“ 夷简 致位显处,以直自闲,夫尝苟辞气悦人。” 郭沫若 《<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在故事里却丝毫嗅不出这样的气息,足见得他们很能以礼自闲,我在剧中也就写成了这样。” 见“ 自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