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诣黑龙潭祈雨述事·其一》 全文: 忆昔雍正年,北郊频命代。 尔时常苦旱,虔求随礼拜。 无能慰宸衷,致诚遑敢懈。 日日趋醮坛,好景谁知爱。 每当大祭临,进宫预斋戒。 问此拈香不,谨奏两不废。 是即诲祈年,一思感五内。
参考注释每当 在任何时候;无论何时 每当他离开住宅的时候,他总是带着他的伞 大祭古代重大祭祀之称。包括天地之祭、禘祫之祭等。《周礼·天官·酒正》:“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 郑玄 注:“大祭,天地;中祭,宗庙;小祭,五祀。”《周礼·春官·天府》:“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 郑玄 注:“禘祫及大丧陈之,以华*国也。”《尔雅·释天》:“禘,大祭也。” 郭璞 注:“五年一大祭。” 斋戒 古人祭祀之前,必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寝,以示虔诚庄敬,称为斋戒 赵王乃斋戒五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送璧时斋戒。 大王亦宜斋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