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邢祚昌的《立秋同侍御吴觉生游玉阳山》 全文: 薄暮峰头溽暑收,岚光霁处迥清秋。 蝉鸣高树青山晚,露冷飞泉碧涧流。 百岁老僧黄石侣,半生放客白云游。 回首繁华尘杂处,何如此地赏清幽。
参考注释薄暮 傍晚 每薄暮下管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加以薄暮逆夷又发火烧潮音街。——《广州军务记》 峰头 1.亦作"峰头"。 2.峰顶。 溽暑 潮湿闷热 唐主苦溽暑。——《新编五代史平话》 光霁(1).“光风霽月”之省。 元 范梈 《贵州》诗:“若无光霽在,何以破朱炎?”参见“ 光风霽月 ”。 (2).敬词。犹风采。 明 章懋 《与陈提学书》:“未获一瞻光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相公》:“揖而祝曰:‘小生斋宿而来,仙人既不以门外见斥,何不竟赐光霽?’”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 吴谦牧 《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艾芜 《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