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咏素堂》 全文: 山顶畅遥望,山坳惬谧思。 降因陟而得,静胜动应知。 绘事四邻具,诗言三字宜。 既然仍点笔,合致自为嗤。
参考注释既然 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常用“就”、“也”、“还”等配搭 既然他已经好些,他就可以回学校去了 点笔犹染翰。 唐 杜甫 《重过何氏》诗之三:“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宋 苏轼 《次前韵送程六表弟》:“忆昔江湖一钓舟,无数云山供点笔。” 清 钮琇 《觚賸·汤素畹》:“画軫文楸,藉以永日,偶尔点笔,輒亦悲艳。” 自为 (从哲学范畴解释,自为即)自觉,自由(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