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金代元好问的《江城子 内乡县廨芳菊堂前,大酴醵架香绝异》 全文: 迫视之无有也。 或者以为花神,故并记之。 纤条袅袅雪葱笼。 翠阴重。 暖香融。 想是春工,满意与薰醲。 百畹种兰千亩蕙,都办作,一帘风。 花间人似玉芙蓉。 月明中。 下瑶宫。 只恐行云,归去卷花空。 剩著琼杯斟晓露,留少住, 参考注释迫视 逼近并紧盯着 他带着一种严肃的神情迫视着这个陌生人 之无(1).之字与无字。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僕者,僕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金 元好问 《赠利州侯神童》诗:“极知之无不足讶,更恐洛诵难为功。” (2).借指简单易识之字。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乍解张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识之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