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瞿山画松歌寄梅渊公》 全文: 谁能画龙兼画松,鳞而爪鬣行虚空。 谁能画松如画石,石骨荦确松蒙茸。 韦銮董羽两奇绝,眼中突兀瞿山翁。 瞿山翁,所居乃在柏枧深山中,此山上与黄山通。 轩辕鼎成上天去,遗薪往往成虬龙。 翁时散髻坐颠顶,兴酣泼墨浮空濛。 孤根裂石不三尺,倒饮万丈疑雄虹。 瞰临峥嵘下无地,盘拿云雾回长风。 世人少见多所怪,绝技岂必昭群聋。 两峰对起何巃嵷,瀑流直下当其冲。 辊雷喷雪不知数,下与松势相撞舂。 抚松看瀑者谁子,得非偓佺之属青羊公。 何时与翁结庐天都云海东,松肪煮罢方两瞳,更千万世无终穷。
参考注释散髻即解散髻。 南朝 齐 王俭 所作的发式。 清 洪亮吉 《解散髻》诗:“一代风流比 谢安 ,插簪散髻解朝冠。”自注:“ 王俭 为国子祭酒,作解散髻斜插簪,尝谓人曰‘ 江 左风流宰相,惟有 谢安 ’,意以自比。”参阅《南齐书·王俭传》。 颠顶(1).指头顶。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谓之脉者,如人身之有十二脉,发於趾端,达於颠顶,藏於肌肉之中。”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争以财赂布帛贮 岳庙 复板上,板距地数十丈。其道以神像为梯,履神之身手肩臂以及头目颠顶而上。” (2).顶端。 宋 王安石 《晨兴望南山》诗:“草树露颠顶,樛枝空復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耿十八》:“登数十级,始至颠顶。” 泼墨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将墨挥洒在纸或绢上。墨如泼出,画面气势奔放 空濛〈书〉形容迷茫:山色~ㄧ烟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