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祁顺的《翠渠席上指假山联句》 全文: 溪洞斫山骨,斋居宜翠屏。 斧痕丹玉润,水气苍苔腥。 玲珑蛜螉窝,错落蝌蚪形。 猛狞虎豹蹲,偃蹇蛟龙争。 藤萝互联络,珠贝纷晶荧。 举头见崔嵬,侧耳闻清泠。 玄雾欲隐豹,幽谷疑闻莺。 樽俎露微黛,帘幕摇空青。 三山耸华岳,勺水分沧溟。 镇重郁林珍,孤高碣石横。 尺地同万里,片云倚千层。 长江吞金焦,巨海失蓬瀛。 白日迷沧洲,清风来赤城。 浅深各异态,浓淡俱有情。 风雷战六甲,乾坤开五丁。 雄秀不可状,造化难为名。 寻幽著屐难,入画挥毫精。 佳趣满眉睫,不出门与庭。
参考注释虎豹(1).喻指残*暴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偃蹇(1) 高耸 (2) 骄横;傲慢 惧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那些督抚贵人点了点头,他就得意的了不得,从此就故作偃蹇之态去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 困顿;窘迫 叔宝道:“小弟当时偃蹇。——《隋唐演义》 (4) 形容委曲婉转的样子 蛟龙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