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柏的《西倅厅冰雪楼次韵》 全文: 我生山水窟,一静了万境。 登临始识奇,已与凡目并。 大哉飞跃间,一物具一性。 冰雪有妙理,言言苦难听。 开藏古制存,以抑扬气骋。 稜稜六花严,中有生意莹。 非贞曷为元,妙干舒惨正。 燮调不可偏,相资不相病。 阳和一以泄,品彙反不竞。 新正冰雪清,洗濯炎蒸净。 阴痼一阳微,震裂万蛰儆。 酬酢极变态,不失本来静。 一楼驾高明,俯仰动微省。 深恐神鉴昏,万事如捕影。 缲藉严冷名,赓歌岁寒咏。 即此友求心,已见无不敬。 行到百尺头,脚力须用劲。
参考注释酬酢 宾主互相敬酒(酬:向客人敬酒,酢:向主人敬酒),泛指交际应酬 是故可与酬酢。——《易·系辞》 不尚酬酢周旋 极变谓极尽变化之能事。《管子·心术下》:“慕选者,所以等事也。极变者,所以应物也。” 尹知章 注:“物穷则变。变而通之,我之所由,令极于变通之理应物者也。” 晋 郭璞 《注<山海经>叙》:“是故圣皇原化以极变,象物以应怪,鉴无滞賾,曲尽幽情,神焉廋哉?” 不失(1).不偏离;不失误。《易·随》:“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孔颖达 疏:“以所随之处不失正道,故出门即有功也。”《论衡·量知》:“御史之遇文书,不失分銖。” 刘盼遂 集解:“不失分銖,不出一点差错。” (2).不遗漏;不丧失。《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魏源 本义:“恢恢疎阔而自无漏网之人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 (3).还算得上;不愧。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元》:“故蹈 元 之辙,不失为小乘;入 宋 之门,多流於外道也。” 茅盾 《子夜》十七:“ 吴荪甫 干笑着说:‘能进能退,不失为英雄。’” 本来(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