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元稹的《遭风二十韵》 全文: 洞庭瀰漫接天回,一点君山似措杯。 暝色已笼秋竹树,夕阳犹带旧楼台。 湘南贾伴乘风信,夏口篙工厄溯洄。 后侣逢滩方拽,前宗到$浦已眠桅。 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峰雪浪堆。 罔象睢盱频逞怪,石尤翻动忽成灾。 胜凌岂但河宫溢,坱轧浑忧地轴摧。 疑是阴兵致昏黑,果闻灵鼓借喧豗。 龙归窟穴深潭漩,蜃作波涛古岸颓。 水客暗游烧野火,枫人夜长吼春雷。 浸淫沙市儿童乱,汩没汀洲雁鹜哀。 自叹生涯看转烛,更悲商旅哭沉财。 樯乌斗折头仓掉,水狗斜倾尾缆开。 在昔讵惭横海志,此时甘乏济川才。 历阳旧事曾为鳖,鲧穴相传有化能。 闭目唯愁满空电,冥心真类不然灰。 那知否极休征至,渐觉宵分曙气催。 怪族潜收湖黯湛,幽妖尽走日崔嵬。 紫衣将校临船问,白马君侯傍柳来。 唤上驿亭还酩酊,两行红袖拂樽罍。
名句书法欣赏 樯乌斗折头仓掉,水狗斜倾尾缆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樯乌桅杆上的乌形风向仪。也用以比喻飘忽不定的生活。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塞雁与时集,檣乌终岁飞。” 宋 张先 《御街行·送蜀客》词:“纷纷归骑亭皋晚,风顺檣乌转。” 宋 苏轼 《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之三:“生涯到处似檣乌,科第无心摘頷鬚。” 斗折谓如北斗七星之曲折。 宋 梅尧臣 《燕》诗:“斗折撩沙觜,相高接草虫。”参见“ 斗折蛇行 ”。 水狗(1).水獭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水獭》。 (2).一种水鸟。即鱼狗。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鱼狗》﹝释名﹞:“鴗、天狗、水狗、鱼虎、鱼师、翠碧鸟。”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翠碧》:“ 江 东有小鸟,色青似翠,能入水取鱼,谓之水狗,亦名翠碧……又名鱼虎。” 斜倾倾斜。 唐 温庭筠 《题李卫公诗》之二:“千巖万壑应惆悵,流水斜倾出 武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