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洋的《次韵周秀实见寄长篇》 全文: 当年识君恨不早,丽句清高人缥缈。 有如商律变初秋,慢绿夭红俱一扫。 自亲兰杜袭馀芳,归爇寒炉陋昏枣。 乃知形骨纵龙钟,胜处精神不衰老。 我辞官下曾几时,囊甑虽贫未空倒。 女儿索嫁金无馀,绿过知难坐丘嫂。 人言贵贱在天公,饥饱更须关富媪。 是事姑置无相闻,瓜蓏分区竹有孙。 署风长养远林密,雨脚并合前溪浑。 伤心事虑渐消省,胡不俯仰随欣欣。 有时放意枕书卧,亦复倚杖看荷翻。 殷勤不如偶相遇,过我思同明月尊。 世间明月向人好,丞不负余余负君。
名句书法欣赏 乃知形骨纵龙钟,胜处精神不衰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龙钟(1) 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也指潦倒不得志的样子 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李端《赠薛戴》 老态龙钟 (2) 另指湿漉漉的样子 胜处美好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南峰北岭,多结禪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承供养者,现世福资,为亡者转生于胜处。” 明 唐顺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胜处也, 彭君 隐焉而乐之。” 精神(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衰老 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