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柏的《汪功父聘石友》 全文: 一片寒姿苍玉质,久作歙江秋水骨。 磨瑕砻垢饱风霜,袖手南游来楚国。 我曾研破青烟痕,露华半勺拖玄云。 文理细密温而淳,伯乐一顾空马君。 癯癯好古子汪子,雅有半面如旧情。 巧取豪夺俱不敢,聘以厚礼强委禽。 吉日良辰新劝驾,绛帐交欢相慰藉。 斟酌洙泗闯紫阳,大义发越添声价。 紫阳是渠桑梓贤,久矣骖随辑坠编。 会心不惜时磨研,至理神授珠莹圆。 我今赠君明堂一柱金书墨,霜毫冠带来蟾窟。 楮先生者白而腴,即日相邀来览德。 弦歌声里春光半,净几明窗风日暖。 四友参前无间断,俛首循循而勉勉。 万里一鞭涂甚坦,太极门开初未远。
名句书法欣赏 紫阳是渠桑梓贤,久矣骖随辑坠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紫阳(1). 宋 代理学家 朱熹 的别称。 朱熹 之父 朱松 曾在 紫阳山 (在 安徽省 歙县 )读书。 朱熹 后居 福建 崇安 ,题厅事曰 紫阳书室 ,以示不忘。后人因以“紫阳”为 朱熹 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 周穆王 时 李八百 号 紫阳真君 , 汉 周义山 、 宋 张伯端 俱号 紫阳真人 。亦用以泛指道士。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五:“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臺。” 唐 钱起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诗:“多惭紫阳客,相忆白云深。” 桑梓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