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叶兰的《乐九成养思堂》 全文: 乐先生,孝且慈,父母蚤殁惟孤儿。 㷀㷀双泪垂,见人父母宁不悲。 少年不肯仕,居乡作儒师。 弟子三千人,传道鸣诗书。 得钱荐新向月朔,祭祀烝尝礼四时。 躬亲事俎豆,妻子不敢私。 养思有如此,大义实无亏。 今人有父母,兄弟分食如犬麋,又令父母长寒饥。 君不见乌反哺,言有之。 鸱枭喙母脑,物性何凶危。 至今母子亦为依,嗟哉乐先生,孝心天所知。
参考注释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儒师(1).博雅淳正的师傅。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房玄龄大有誉》:“ 房玄龄 幼稚日, 王通 説其文,谓:‘此细眼奴,非立忠志则为乱贼,辅帝者则为儒师。’绰有大誉矣。” (2). 元 明 时称官学的教官。《续文献通考·学校四》:“凡儒师之命於朝廷者,曰教授,路、府、上州置之;命於礼部及行省与宣慰司者,曰学正、山长、学録、教諭,州、县及书院置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