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惠能的《修行颂》 全文: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 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 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 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 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 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 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 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 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参考注释见道洞彻真理;明白道理。《汉书·翼奉传》:“圣人见道,然后知王治之象,故画州土,建君臣,立律历,陈成败,以视贤者,名之曰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诗有见道之言,如 梁元帝 之‘不疑行舫往,惟看远树来’; 庾肩吾 之‘只认己身往,翻疑彼岸移’;两意相同,俱是悟境。”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皮日休》:“是 日休 尝受 巢 伪官,何其失节若此!岂文人之心,能见道而不能守,固如是耶?”《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玉格 这话,却是他读书见道的地方。” 到头(1) 到了尽头 顺着这条路走到头,就是他家 (2) ;结束 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