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彭的《次陶渊明赠羊长史韵寄李翘叟》 全文: 遗民百念冷,中岁多艰虞。 不希咸阳价,顿有旁行书。 李侯妙德望,閒雅亦甚都。 南郡此名流,闻声十年逾。 披云落星湾,情留厌归舆。 只今丘园梦,君与川岑俱。 胸中书零乱,清言不踌躇。 曩时僰道囚,风神颇相如。 此翁蝉蜕去,词林遂榛芜。 乃于群忧中,孤笑成欢娱。 冷官类逃禅,未减汉庭疏。 何时招隐岩,追凉迟望舒。
参考注释遗民(1) 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2) 泛指大动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百念百般思念;各种想法。 南朝 梁 何逊 《相送》诗:“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金 王若虚 《赵州齐参谋新修悟真庵记》:“险阻备尝,烦劳久厌;閲兴亡之大变,悟荣辱之真空。残喘仅存,百念灰冷。” 中岁(1).农业收成一般的年景。《周礼·地官·均人》“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 汉 郑玄 注:“人食三鬴为中岁。”《宋史·食货志上四》:“ 熙河 四州田无虑万五千顷,十分取一以为公田,大约中岁亩一石,则公田所得十五万石。” (2).中年。 南朝 齐 谢朓 《赋贫民田》诗:“中岁歷三臺,旬月典邦政。” 唐 王维 《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明 吴承恩 《斋居》诗之一:“中岁志丘壑,茅斋寄城郭。” 清 唐孙华 《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娥月悲掩曜,中岁忽云徂。” 艰虞 困难忧患,指灾荒多,战乱频繁的年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