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鲍照的《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 全文: 昨夜宿南陵。 今旦入芦洲。 客行惜日月。 崩波不可留。 侵星赴早路。 毕景逐前俦。 鳞鳞久云起。 猎猎晚风遒。 腾沙郁黄雾。 翻浪扬白鸥。 登舻眺淮甸。 掩泣望荆流。 绝目尽平原。 时见远烟浮。 倐忽坐还合。 俄思甚兼秋。 未尝违户庭。 安能千里游。 谁令乏古节。 贻此越乡忧。
参考注释毕景(1).日影已尽。指入暮。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昭帝 ﹞乃命以文梓为船……随风轻漾,毕景忘归,乃至通夜。” 齐治平 注:“毕景,日影已尽,谓日暮也。” 唐 杜甫 《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诗:“出尘閟轨躅,毕景遗炎蒸。” 仇兆鳌 注:“毕景,谓尽一日之影。” 清 黄景仁 《泥涂叹》诗:“毕景不半程,用力亦云竭。” (2).比喻人之暮年。 唐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髮少何劳白,颜衰肯更红,望云悲轗軻,毕景羡冲融。” 仇兆鳌 注:“四句衰老之叹。” (3).竟日;整天。《南史·殷臻传》:“﹝ 臻 ﹞幼有名行, 袁粲 、 储彦回 并赏异之,每造二公之席,輒清言毕景。” 唐 孟浩然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诗:“两心喜相得,毕景共谈笑。” 前俦走在前头的同路人。 南朝 宋 鲍照 《浔阳还都道中》诗:“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儔。” 唐 储光羲 《登商丘》诗:“鸣鸿念极浦,征旅慕前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