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河南巡抚胡宝瑔奏报得麦诗以志慰》 全文: 豫民荐臻饥,向隅非一日。 察知亟赒救,宵衣廑苦疾。 发帑及截漕,大吏俾勤恤。 更求致灾故,率为水利失。 简能佐方伯,源委阅以悉。 支干相灌输,毋致行潦溢。 昨秋大举工,今春方告毕。 贫民工代赈,价令获一律。 借*种麦早播,登场庆比栉。 稍赖接青黄,讵尽还家室。 获慰以为惭,秋收况难必。
参考注释简能(1).《易·繫辞上》:“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韩康伯 注:“天地之道,不为而善始,不劳而善成,故曰易简。” 朱熹 本义:“坤顺而静,凡其所能,皆从乎阳而不自作,故为以简而能成物。”后因以“简能”谓凡事简易则能完善。 唐 白居易 《礼部试策第一道》:“夫先王酌教本,提政要,莫先乎任土辨物,简能易从,然后立为大中,垂之不朽也。” 明 李贽 《<初潭集>自序》:“此非臆説也, 孔氏 之説也,至为易知,至为简能者也。” (2).考核才能。《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令 班固 为文荐 夷吾 曰……寻功简能,为外臺之表。” 方伯殷 周 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 汉 以来之刺史, 唐 之采访使、观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称“方伯”。《礼记·王制》:“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史记·周本纪》:“ 周 室衰微,诸侯彊并弱, 齐 、 楚 、 秦 、 晋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郑司农 曰:“长诸侯为方伯。”《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 唐 韩愈 《送许使君刺郢州序》:“ 于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荐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访使,旋升方伯,改授 云南 巡抚。” 源委 原由曲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