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姚述尧的《满庭芳》 全文: 酒泛恩波,香凝瑞彩,笙歌鼎沸华堂。 簪缨济济,拜手祝君王。 好是重华盛世,康衢里、争颂陶唐。 古今少,圣明相继,交劝万年觞。 升平,无外事,穷天极地,俱沐恩光。 更宫花齐戴,锦绣成行。 愿捧蟠桃为寿,对瑶宴、一曲山香。 尧天近,葵倾心切,相约共梯航。
名句书法欣赏 簪缨济济,拜手祝君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簪缨 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 不将萝薜易簪缨。——张悦《浥湖山寺》 济济(1).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济济。” 毛 传:“济济,众多也。” 唐 卢纶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躚躚舞百蛮。”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 (2).整齐美好貌。《诗·齐风·载驱》:“四驪济济,垂轡濔濔。”《隋书·音乐志中》:“昭昭车服,济济衣簪。”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空那般衣冠济济,状貌堂堂,却为甚偏嫌俺妓女,怕见婆娘?” 庄敬貌。济,通“ 齐 ”。《诗·大雅·公刘》:“蹌蹌济济,俾筵俾几。” 郑玄 笺:“济济,士大夫之威仪也。”《管子·形势解》:“济济者,诚庄事断也。”《汉书·刘向传》:“臣闻 舜 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隋书·音乐志上》:“其容穆穆,其仪济济。” 宋 司马光 《乞罢详定押班札子》:“朝廷不闻肃雍济济之风,数有变色分争之丑,臣窃为陛下惜之。”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章程》:“堂堂 华*国 ,不齿於列邦;济济衣冠,被轻於异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拜手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 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郭沫若《雷电颂》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