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孙应时的《佑侄实赴乡法吾家读书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 全文: 家学今三世,儒流甫七人。 生涯无窭悴,存没几酸辛。 父干真吾责,孙枝见汝新。 提携从总丱,成长及冠巾。 幸有源流正,应先器质醇。 绪馀虽耳染,缘饰菲天真。 黄卷心怀古,青灯坐达晨。 定无钱使鬼,当见笑如神。 科目诚尚龙,朝家重选抡。 桂分清夜月,花趁曲江春。 此日云霄路,他年柱石臣。 成功期济世,私喜因荣亲。 俗薄堪长笑,才轻不自珍。 胮肛夸小枝,屑窣较微尘。 努力初濡翰,驰心谨问津。 利名卑汲汲,教诲实谆谆。 莫滥齐庭吹。 空惭越里颦。 裁诗不尽意,持付合书绅。
参考注释提携(1) 牵扶;携带 长者与之提携。——《礼记·曲礼》 及其堤决也,哭声盈耳,凫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康有为《大同书》 (2) 照顾;扶植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白居易《伤友》 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沈从文《王谢子弟》 (3) 提拔 荷蒙提携 (4) 携手;合作 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联遗书》 (5) 指代小孩 伛偻提携。——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总丱(1).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梁 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余自总丱之岁,溺志斯途,南北东西,访求餘二十载,经史子集,类次赢三万编。” (2).借指童年。 南朝 梁武帝 《拟长安有狭邪》诗:“小息尚青綺,总丱游 南皮 。” 隋 李谔 《上隋高祖革文华书》:“于是閭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製五言。” 成长(1) (2) 长到成熟阶段 (3) 向成熟阶段发展 及冠指男子年满二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军机大臣》:“其下役,皆选内府中之童子,惟司洒扫。旧例及冠时即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