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题静憩轩》 全文: 静憩轩实青宫名,尔时真静亦真憩。 居今那有静憩时,无过相沿额胜地。 悦心殿侧室三间,苍松怪石颇佳致。 额以静憩亦多年,过门不入则且置。 即使入室暂徘徊,笋席曾无暂暖事。 春晴虑旱每蹙眉,秋霖惧涝常廑意。 万几终始怀永图,一心敬怠凛明畏。 圣人主静我未遑,高轩得憩以为愧。
参考注释静憩指隐居。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曩日静憩 钟巖 ,余便观止。餐仁饮德,十有餘年。” 多年谓岁月长久。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旧唐书·李密传》:“爱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国多年,祚延长世。”《儒林外史》第六回:“多年名宿,今番又掇高科;英俊少年,一举便登上第。” 茅盾 《子夜》十八:“好比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而今天便觉得无话可谈了。” 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前不进入家中,形容尽心尽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