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皮日休的《太湖诗缥缈峰》 全文: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 时惊鼠回鼠令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石宫隆石。 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 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 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 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 暴光隔云闪,仿佛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 移时却扌窟下,细碎衡与嵩。 神物谅不测,绝景尤难穷。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 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参考注释雪山 常年积雪的高山 昭回(1).谓星辰光耀回转。《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朱熹 集传:“昭,光也。回,转也。言其光随天而转也。”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泮涣粲烂兮,象星汉之昭回。” 明 李贽 《杂说》:“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於天矣。” (2).指星辰。 唐 杨炯 《老人星赋》:“昼观云物,夜察昭回。” (3).指日月。 唐 上官婉儿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诗:“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唐 沉佺期 《巫山高》诗:“ 巫山 峰十二,环合隐昭回。”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千载降祥》诗:“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