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造的《叶进卿寄和章次韵复之》 全文: 君文如泛涛渊里,方快惊澜忽清泚。 手抄口诵欲忘年,小窗长日铜炉烟。 端宜饮我三斗墨,有底向人矜此客。 平生歌颂仍歌风,宽柔静直能形容。 心知公瑾胜醇酒,人仰韩公真北斗。 词坛正倚君主盟,笔驱化工钩物情。 诗来得我玩世意,刻石便当幽居记。 儿曹转手作云雨,陈雷输心可人否。 中牟报政径青云,此老洗眼久徯君。 重逢首理车笠语,定指渠侬笑城府。
参考注释惊澜犹惊涛。 南朝 宋武帝 《济曲阿后湖》诗:“惊澜翻雨藻,頳霞照桑榆。”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及至临 泰山 之悬崖,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掉悼慄,眩惑而自失。” 宋 孔武仲 《江豚诗》:“舟人相语,惊澜将作,亟入湾浦,踣檣布筰。” 清泚(1).清澈。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疎芜,寒流自清泚。” 唐 费冠卿 《枕流石》诗:“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宋 欧阳修 《荷花赋》:“阴曲池之清泚,漾波纹之奫沦。”《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 (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试临渊》诗:“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风亭月榭,杏坞桃溪,云楼上倚晴空,水阁下临清泚。” 清 钱谦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诗:“四山歌吹罢,落月汎清泚。” (3).形容诗文清晰明洁。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清 方文 《噉椒堂诗》:“学文虽未成,爱我笔清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