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上书乞再任冲佑》 全文: 虯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 寄声幔亭云,行拜散人号。
参考注释奥室内室;深宅。《后汉书·梁冀传》:“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 宋 陆游 《雨闷示儿子》诗:“重裘坐奥室,时序真强名。” 明 宋濂 《悦堂禅师<四会语>序》:“予窃闻之:入奥室者,能探於幽邃;升危岑者,始瞩於冥茫。” 丹灶炼丹用的炉灶。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鍊金鼎而方坚。”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王甫 ﹞忽遇一道人,引至一处,过松下,有废丹灶。” 清 赵翼 《冲祐宫》诗:“丹灶錙銖火,茶经粟粒芽。”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三:“烂烂犹餘丹灶气,晚风吹作满林霞。” 迟暮 黄昏;比喻晚年,暮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杜甫《甘林》 迟暮之感 平昔 以往,过去; 秋先平昔最恨的是攀枝折朵。——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我平昔很少读小说,忽然来了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