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禄的《南歌子·其一·鸦鬟》 全文: 箫局晨香袅,流苏晓梦还。 十三小女绿鸦鬟。 情似十三明月,未全圆。 花影红屏午,春光碧户传。 抱来雁柱十三弦。 已觉一弦一柱,思华年。
参考注释箫局薰笼的别名。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器用》:“《记事珠》:簫局,古熏笼也,一名秦篝。” 流苏 下垂的穗子,装饰在马车、帐幕等上面下垂的穗状物,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 晓梦拂晓时的梦。多短而迷离,故常以喻人生短促,世事纷杂。 唐 李商隐 《咏史》:“三百年间同晓梦, 钟山 何处有龙盘?” 宋 苏轼 《武昌西山》诗:“ 江 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中国 的社会生活,好像朦胧晓梦,模糊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