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独孤及的《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 全文: 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 孰知天柱峰,今与郡斋对。 隐嶙抱元气,氤氲含青霭。 云崖媚远空,石壁寒古塞。 汉皇南游日,望秩此昭配。 法驾到谷口,礼容振荒外。 焚柴百神趋,执玉万方会。 天旋物顺动,德布泽滂霈。 讲武威已耀,学仙功未艾。 黄金竟何成,洪业遽沦昧。 度世若一瞬,昨朝已千载。 如今封禅坛,唯见云雨晦。 长望哀往古,劳生惭大块。 清晖幸相娱,幽独知所赖。 寒城春方正,初日明可爱。 万殊喜阳和,余亦荷时泰。 山色日夜绿,下有清浅濑。 愧作拳偻人,沈迷簿书内。 登临叹拘限,出处悲老大。 况听郢中曲,复识湘南态。 思免物累牵,敢令道机退。 瞒然诵佳句,持此秋兰佩。
参考注释隐嶙拔地而起。突兀貌。《文选·潘岳<西征赋>》:“觅陛殿之餘基,裁岥岮以隐嶙。” 李善 注:“隐嶙,絶起貌。” 唐 孙逖 《和登会稽山》:“烟景昼清明,九峯争隐嶙。”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峻阁鬱前起,隐嶙天中央。” 元气(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2) 精神;精气 (3) 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气大伤 氤氲 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云烟氤氲 青霭指云气。因其色紫,故称。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左右青靄,表里紫霄。” 唐 王昌龄 《东溪玩月》诗:“谷静秋泉响,巖深青靄藏。” 明 袁宗道 《报谒》诗:“如入山里山,散髮坐青靄。” 清 厉鹗 《晓登韬光绝顶》诗:“坐深香出院,青靄落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