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观海塘志事示总督杨廷璋巡抚庄有恭》 全文: 明发出庆春,驾言指海宁。 海宁往何为,要欲观塘形。 浙海沙无常,南北屡变更。 北坍危海宁,南坍危绍兴。 惟趋中小亹,北南两获平。 然苦中亹窄,其势难必恒。 绍兴故有山,为害犹差轻。 海宁陆且低,所恃塘为屏。 先是常趋南,涨沙率可耕。 两度曾未临,额手谢神灵。 庚辰忽转北,海近石塘行。 接石为柴塘,易石自久经。 费帑所弗惜,无非为民生。 或云下活沙,石堤艰致擎。 或云量移内,接筑庶可能。 切忌道旁论,不如目击凭。 活沙说信然,尺寸不可争。 移内似可为,闾阎栉比并。 其无室庐处,又复多池坑。 固云举大事,弗顾小害应。 然以卫民心,忍先使民惊。 且如内石建,宁听外柴倾。 是将两堤间,生灵蠲沧瀛。 如仍护外当,奚必劳内营。 以此吾意决,致力柴塘成。 坦水篓石置,可固堤根撑。 柴艰酌加价,毋俾司农程。 补苴示大端,推行宜殚诚。
参考注释室庐居室;房舍。《管子·山国轨》:“巨家美修其宫室者服重租,小家为室庐者服小租。”《汉书·东方朔传》:“又坏人冢墓,发人室庐。” 宋 苏辙 《病后》诗:“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戎过室庐。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 明 方孝孺 《借竹轩记》:“古之达人以百世为斯须,以天地为室庐,以万物为游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或有室庐偪仄无地避煞者,又有压制之法,使伏而不出,谓之斩殃。” 又复 又,再 又复沿河施放双响。——《广东军务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