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商衟的《【双调】风入松》 全文: 嫩橙初破酒微温,银烛照黄昏。 玉人座上娇如许,低低唱白雪阳春。 谁管狂风过处,那知瑞雪屯门。 画堂更漏冷,金炉篆烟尽。 厮偎厮抱心儿顺,百年姻两意肯。 晓鸡三唱凤离群,空回首楚台云褪。 枕上欢,霎儿恩。 漏永更长,怎支持许多闷?。 萦方寸,两叶翠眉颦。 万想千思,行眠立盹。 半世买风流,费尽精神。 呆心儿掩然容易亲,吃不过温存。 客窗夜永愁成阵,冷清清有谁存问?汉宫中金闺梦断,秦台上玉箫声尽。 昨夜欢,今宵恨,都只为风风韵韵。 相见话偏多,孤眠睡不稳。 暮云楼阁景萧疏,秋水泛萍湖。 几双鸣鹭蒹葭浦,昏鸦噪争宿林木。 锁闲愁朱扉半掩,约西风绣帘低簌。 倦将鸳被舒,愁把黛眉蹙。 戍楼寒角声凄楚,引初更催禁鼓。 夜深香烬冷金炉,对银釭甚娘情绪。 和泪看,寄来书。 诉不尽相思,尽写做断肠句。 心怞忬,刚道不思虑。 除饮香醪,醉时节睡足。 但合眼见他来,欲语从初。 言不尽受过无限苦,恰欲待欢娱。 秋声儿也是无情物,忽惊回楚台人去。 酒醒时鸾孤凤只,梦回时枕剩衾余。 塞雁哀,寒蛩絮,会把离人对付。 翠竹响西风,苍梧战秋雨。
参考注释云楼(1).耸入云霄的高楼。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琅邪台》:“ 琅邪 嶕嶢,屹若云楼。” 隋 辛德源 《短歌行》:“驰射罢金沟,戏笑上云楼。”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御气云楼敞,含风綵仗高。” 唐 李贺 《梦天》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2).指海市蜃楼。 唐 黄滔 《水殿赋》:“还如玉闕,控鼇海以峥嶸;稍类云楼,拔蜃江而耸峙。” 萧疏(1) 凄凉的,孤寂的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封神演义》 (2) 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叶转萧疏。——杜甫《除架》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泛萍亦作“泛萍”。比喻漂荡无定。 唐 孟郊 《送清远上人归楚山旧寺》诗:“应笑泛萍者,不知松隐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