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栻的《八月既望要详刑护漕游水东早饭碧虚遍观霞程》 全文: 漓江即湘江,戢戢清见石。 其东列群峰,秋色碧复碧。 日出雾露收,草径上逼侧。 凭栏揩望眼,已足慰畴昔。 更窥岩穴胜,创见为惊咋。 如何数里间,奇观相接迹。 宽同厦屋深,划若巨灵擘。 日月递光景,风云变朝夕。 石桥几年成,乳窦时一滴。 神龙旧隐处,仰视多辟易。 蜕迹凛犹存,隐隐印霜脊。 下有澄湫深,余波漱苍壁。 往者已仙去,来者此其宅。 薄晚扣松关,风过声索索。 聊麾车骑退,容我且散策。 却望訾家洲,轻舫度前碛。 回首烟树林,已复挂蟾魄。 宇旷净余滓,群物被光泽。 何所寄遐思,空岩皎虚白。 清辉可一规,水色相激射。 天边与川上,亭亭如合璧。 居然广寒游,不用假六翮。 班坐依微澜,晤赏共佳客。 因之想千载,讵有今古隔。 箫鼓归夜阑,观者粲城陌。 往往罗杯盘,班班见殽核。 谅因年岁丰,人意少舒适。 视尔意少舒,於阳亦忻怿。
名句书法欣赏 箫鼓归夜阑,观者粲城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夜阑 夜将尽;夜深 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期。——蔡琰《胡笳十八拍》 夜阑更秉烛,相对成梦寐。——杜甫《羌村》 夜阑人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