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吾邱瑞的《十样锦》 全文: 〔绣带儿〕才郎去。 云鬟倦理。 几年竟杳归期。 纵不能五马荣旋。 为甚无一纸音书。 〔宜春令〕小旦:旖旎。 望悬悬镇日攒眉。 顿教人寝忘餐废。 禁不得没情没绪。 远怀难憩。 〔降黄龙〕旦:记当时执手临岐。 送别丁宁教他把。 扊扅休弃如今呵。 相抛如许。 想合受凄凉。 是我运蹇时低。 〔醉太平〕小旦:凄其。 几回玉箸暗偷垂。 怎知他近来康履。 总然是身安体豫。 其如我定省凊温无地。 〔浣溪纱〕旦:天际雁。 水底鱼。 谁阻绝羽杳鳞稀。 常时飞梦到天涯。 荒村犬吠惊觉起。 〔啄木儿〕小旦:触物增悲。 见林杪反哺乌栖。 羔羊跪乳邻家地。 如将我闷怀提语。 觑斑衣冷落庭除。 望白云神驰天际。 〔鲍老催〕旦:念兹在兹。 丛林懒扳连理枝。 花笺怕写离恨诗。 空嗟怨。 枉太息。 难欢聚便有。 织锦回文欲寄凭谁。 〔上小楼〕小旦:咱母子形孤心碎。 他雄材任展舒。 勤王敢后各藩师。 肯念家人恋系。 把赤胆少浑躇踌。 〔双声子〕旦:情难尽。 心长逝。 何日里思方替。 〔莺啼序〕小旦:金钱问卜全无些灵意。 又怎凭灯鹊龟蛛。 诸般可疑。 望凯歌声奏。 未审何时。
参考注释小旦 戏曲中旦角的一种,扮演青年女子 母子(1).母亲和儿子。《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 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汉 祢衡 《鹦鹉赋》:“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离。” 唐 白居易 《母别子》诗:“以汝夫妇新嬿婉,使我母子生别离。”《水浒传》第二回:“﹝ 史进 ﹞説道:‘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 (2).本源。偏义复词,偏于“母”。《朱子语类》卷三:“先儒言‘口鼻之嘘吸为魂,耳目之聪明为魄也’,只説得大概,却更有个母子,这便是坎离水火,煖气便是魂,冷气便是魄。” 清 翟灏 《通俗编·母子》:“母子犹云本元。今人多有此语,如所谓母子酱油之类。” 心碎形容悲伤至极。 宋 戴复古 《代人送别》诗:“一声离岸櫓,心碎 楚 江边。” 陶斯亮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再说我也想避开使人心碎的送别场面,咬着牙没和您告别就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