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张仲素的《杂曲歌辞。宫中乐》 全文: 网户交如绮,纱窗薄似烟。 乐吹天上曲,人是月中仙。 翠匣开寒镜,珠钗挂步摇。 妆成只畏晓,更漏促春宵。 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 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 月彩浮鸾殿,砧声隔凤楼。 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 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 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
名句书法欣赏 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笙歌(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水槛临水的栏杆。 唐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 唐 白居易 《题元十八溪居》诗:“溪嵐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牕次第逢。” 红烛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像奇新,语言形象生动。迎秋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秋和五方之西、五色之白相配应,故于立秋日,天子率百官出西郊祭 白帝 ,迎接秋季到来。《礼记·月令》:“﹝孟秋之月﹞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 郑玄 注:“迎秋者,祭 白帝 白招拒 於西郊之兆也。”《后汉书·祭祀志中》:“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 白帝 蓐收 。车旗服饰皆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