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朱长文的《公堂置酒群彦咸集作诗吴学中诸先辈且用叙别》 全文: 汉有郡文学,儒宫所宗师。 稚圭虽叹滞,邓禹犹愿为。 圣朝兴庠序,内外振新规。 嗟余介且拙,性与丘壑宜。 青衫起泮水,六见开辛夷。 经术聊辩惑,文章非振奇。 群英何济济,屈就董生帷。 讲羽良可乐,教学交相资。 但观芹藻长,不恤颜鬓衰。 忽传太学命,飞诏下天涯。 自省草茅贱,岂称廊庙知。 亲友颇敦迫,黾勉趋官期。 生平好古心,或冀伸此时。 偶兹春奠毕,将与诸生辞。 浊酒多如渑,颁贶自守麾。 乡饮久不讲,礼意犹可追。 高阁矗丹槛,公堂焕云楣。 裒衣二百众,齿发叙尊卑。 笾豆俨在列,鹓鸿来有仪。 表饔荐瑶觞。 虽醉尚肃祗。 式燕固云喜,有行尤怆离。 勉旃重勉旃,修业戒荒嬉。 黼绣在德义,金玉惟书诗。 豫章生拱把,群木共葳蕤。 养之得其性。 自有凌云枝。 又如甽浍流,不息趋天池。 居乡为闵参,得志慕皋夔。 当令竹帛间,炳炳令名垂。
参考注释笾豆(1).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礼记·礼器》:“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 孔颖达 疏:“盛其饌者,即三牲鱼腊籩豆是也。”《后汉书·东夷传·濊》:“其人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饮食以籩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以执籩豆。” (2).借指祭仪。 宋 苏辙 《谢讲彻<论语>赐燕状》之一:“深念勤劳,式均燕喜,籩豆有楚,鐘鼓毕陈。” 章炳麟 《訄书·徵七略》:“其细者,籩豆之事,佐史之职,官别为书, 与 周时赞大行相似。” 在列犹在位;在朝。《国语·晋语》六:“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於民;於是乎使工诵諫於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 韦昭 注:“列,位也,谓公卿至於士献诗以讽也。兜,惑也。” 鹓鸿鵷雏、鸿雁飞行有序,比喻朝官班行。 南朝 梁 庾肩吾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彫材滥杞梓,花綬接鵷鸿。” 唐 高适 《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鵷鸿列霄汉,燕雀何翩翩。” 宋 苏轼 《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闻道鵷鸿满臺阁,网罗应不到沙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