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孙宸的《赋得碎器瓶》 全文: 己甘玉共碎,肯藉瓦能全。 漾水纤鳞跃,欹花细锦鲜。 陶成煮白石,炼就补青天。 秋月冰壶裂,春蚕丝茧缠。 珊瑚笼铁网,蝌蚪蚀苔笺。 纹杂罘罳簟,光分玳瑁筵。 质莹高玉案,晕积近炉烟。 若是词人掷,声同作赋传。
参考注释珊瑚 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树状,供玩赏 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说文》。按,似树,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错,无叶,有青色者,曰琅玕。 珊瑚在网: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来了 铁网铁丝编成的网。古代渔人用以搜取珊瑚。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愷 惘然自失”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吴 万震 《南州异物志》:“珊瑚生 大秦国 ,有洲在 涨海 中,距其国七八百里,名 珊瑚树洲 。底有盘石,水深二十餘丈,珊瑚生於石上。初生白,软弱似菌。国人乘大船,载铁网,先没在水下,一年便生网目中,其色尚黄,枝柯交错,高三四尺,大者围尺餘。三年色赤,便以铁钞发其根,繫铁网於船,绞车举网。还,裁凿恣意所作。若过时不凿,便枯索虫蛊。” 唐 李商隐 《碧城》诗之三:“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宋 梅尧臣 《送韩子文寺丞通判瀛州》诗:“选才才且殊,铁网收珊瑚。” 蝌蚪 蛙或蟾的幼虫。如:蝌蚪书(古文字体的一种。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蝌蚪文字(又叫蝌蚪篆文、蝌蚪鸟迹。即指蝌蚪书) 苔笺同“苔牋”。以苔纸制成的笺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