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项安世的《寿王尚书二首》 全文: 去年曾赋泰山高,祗识君侯一味豪。 稍稍近能窥雾豹,堂堂元不挂秋毫。 直将空洞容君辈,从使参军似马曹。 此世此途荆棘久,借公馀勇为除薅。
名句书法欣赏 稍稍近能窥雾豹,堂堂元不挂秋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稍稍(1) 稍微 我的手表稍稍快了点 稍稍地侧着头。——《樱花赞》 (2) 逐渐;渐渐 稍稍蚕食之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宋· 王安石《伤仲永》 雾豹汉 刘向 《列女传·陶答子妻》载, 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谏曰,能薄而官大,是谓婴害,无功而家昌,是谓积殃。 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因以“雾豹”指隐居伏处,退藏避害的人。 唐 卢僎 《奉和李令扈从温泉宫赐游骊山韦侍郎别业》:“窥巖详雾豹,过水略泉鱼。”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 宋 苏轼 《次韵王震》:“携文过我 治平 间,雾豹当时见一斑。” 堂堂(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秋毫 秋季鸟兽的毫毛。形容极小的事 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记·项羽本纪》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循规蹈矩无损秋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