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杂诗二首·其二》 全文: 节钺不期傲,金珠恒自丰。 物交中乃移,至诎豪与雄。 畴能让田畔,斲榱竟不砻。 訾祏雅端博,张老仁且忠。 不有贤哲言,主名安取隆。 所以公与卿,下士贵从容。 谔谔有深惠,唯诺祸所钟。 勿怙圭组贵,轩鹤笑寒鸿。 苟移造物柄,篑土亦易崇。 高台置郭隗,蒲轮起申公。 此道久不作,纷纷喑与聋。
参考注释不有 没有 无所不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贤哲 贤明的人 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主名(1).确定名称、名分。《书·吕刑》:“ 禹 平水土,主名山川。” 孔颖达 疏:“其无名者,皆与作名。”《礼记·大传》:“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 孔颖达 疏:“异姓,谓他姓之女来为己姓之妻,繫夫之亲,主为母妇之名。夫若为父行,则主母名;夫若子行,则主妇名。” (2).当事者或为首者的姓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意 家居,詔召问所为治病死生验者几何人也,主名为谁。”《后汉书·郎顗传》:“ 恭陵 火灾,主名未立,多所收捕,备经考毒。” 李贤 注:“立,犹定也。时考问延火者姓名未定也。” 清 钱谦益 《春秋论》之一:“﹝ 赵盾 ﹞反而讨贼,则贼之主名 穿 也;反而不讨贼,则贼之主名 盾 也。” (3).适当的名称、名义。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他们是可怜人;不幸上了历史和数目的无意识的圈套,做了无主名的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