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鲍溶的《采珠行》 全文: 东方暮空海面平,骊龙弄珠烧月明。 海人惊窥水底火,。 百宝错落随龙行。 浮心一夜生奸见,月质龙躯看几遍。 擘波下去忘此身,迢迢谓海无灵神。 海宫正当龙睡重,。 昨夜孤光今得弄。 河伯空忧水府贫,天吴不敢相惊动。 一团冰容掌上清,四面人入光中行。 腾华乍摇白日影,。 铜镜万古羞为灵。 海边老翁怨狂子,抱珠哭向无底水。 一富何须龙颔前,千金几葬鱼腹里。 鳞虫变化为阴阳,。 填海破山无景光。 拊心仿佛失珠意,此土为尔离农桑。 饮风衣日亦饱暖,老翁掷却荆鸡卵。
参考注释海人(1).指海上渔民。 三国 魏 嵇康 《答张辽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若守药则弃宅,见交则非赊,是海人所以终身无山,山客白首无大鱼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连珠》之二:“是以高罗举而云鸟降,海人萃而水禽翔。” 唐 鲍溶 《采珠行》:“海人惊窥水底火,百宝错落随龙行。” 宋 苏洵 《答二任》诗:“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虾。” (2).指海外异族。《南史·夷貊传下·倭国》:“国西南万里,有海人身黑眼白,裸而丑。” (3).谓水神。《全唐诗》卷八六*四载《霅溪夜宴诗》:“海人瑞锦前,岂敢言文章。” (4).海中怪物。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观物》:“ 南海 时有海人出,形如僧,人颇小。登舟而坐,至则戒舟人寂然不动,少顷復沉水,否则大风翻舟。” 底火(1) 子*弹底部的发火装置 (2) 指增添燃料以前炉火中原有的火 底火不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