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回的《赠牟仲启存斋尚书之曾孙,献之提刑孙》 全文: 存斋尚书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 脱靴亭记斥巨阉,风节文章照千古。 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绣衣持汉斧。 饮苕溪水二十年,杜门不出守环堵。 老眼青此名家孙,妙龄谨属寡语言。 试文合应进士格,貤泽宜沾任子恩。 时异数奇以艺隐,粉墨丹青穷讨论。 建章宫可一尺纸,刻画万户雕千门。 东坡先生万卷腹,颜筋柳骨寓枯木。 我尝窃评文与可,所写是诗不是竹。 后生可畏但勉旃,矧尔文献亦西蜀。 读书少着十年工,落笔定无一点俗。 紫阳山下虚谷翁,悬知万古皆虚空。 虚翁之心卧我谷,夜啸山月朝吟风。 请君为我画此意,三间茅屋深云中。 我诗或足传不朽,与君姓字俱无穷。
名句书法欣赏 老眼青此名家孙,妙龄谨属寡语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老眼(1).老年人的眼睛。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 茅盾 《子夜》十六:“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动了。可是她并没睡着,她睁大了血红的老眼,虚空地看着。” (2).老年人的眼力。指视力所及,亦指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唐 杜甫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诗:“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这所谓文有定评了,可见我这双老眼还不盲。” 名家战国时讨论“名”(概念)和“实”(事实)的关系问题的学派。主要代表为惠施和公孙龙,惠施强调事物的相同性,公孙龙强调事物的差别性。他们的讨论对古代逻辑发展有一定贡献。妙龄 妙年,多指女子的青春时期 语言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