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杨维桢的《贫妇谣》 全文: 西家妇,贫失身。 东家妇,贫无亲。 红颜一代难再得,皦皦南国称佳人。 夫君求昏多礼度,三日昏成戍边去。 龙蟠有髻不复梳,宝瑟无弦为谁御?朝来采桑南陌周,道旁过客黄金求。 黄金可弃不可售,望夫自上西山头。 夫君生死未知所,门有官家赋租苦。 姑嫜继殁骨肉孤,夜夜青灯泣寒杼。 西家妇作顷城姝,黄金步摇绣罗襦。 东家妇贫徒自苦,明珠不传青州奴。 为君贫操弹修行,不惜红颜在空谷。 君不见人间宠辱多反复,阿娇老贮黄金屋! 参考注释家妇指妻子。《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讎其货乎?’”《史记·循吏列传》:“ 太史公 曰:‘ 公仪子 见好布而家妇逐。’” 金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以金珠装缀,步则摇动,故名。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云鬢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明 晏振之 《香罗带·秋思》套曲:“轻将檀板敲,谩欹柳腰,罗裙半掩金步摇。” 程善之 《古意》诗:“玉条脱,金步摇,兰泽四溢黄金豪。” 罗襦(1).绸制短衣。《史记·滑稽列传》:“罗襦襟解,微闻薌泽。”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新贴綉罗襦,双双金鷓鴣。” 清 黄遵宪 《拜曾祖母墓》诗:“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璫,红裙絳罗襦,事事女儿妆。” (2).细密的网。《周礼·夏官·罗氏》:“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襦,细密之罗。襦读为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