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文珦的《登临写兴》 全文: 临水登山送此生,禽猿个个尽忘情。 破除妄念唯空寂,藏蓄危机是利名。 老子乐时谁不笑,众人重处我能轻。 有时信口长歌发,好似东阳独自精。
参考注释破除 除去,消除;败坏;摧残;花费,用尽 破除情面 妄念 邪念;虚妄的或不正当的念头 根绝妄念 空寂(1) 空旷寂静 空寂的山野 (2) 佛门;佛法 藏蓄亦作“ 藏畜 ”。1.收藏;蓄存。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名价品第》:“凡人间藏蓄,必当有 顾 、 陆 、 张 、 吴 著名卷轴,方可言有图画。” 宋 苏轼 《寄傲轩》诗:“ 东坡 无边春,方寸尽藏蓄。”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好古之称,藉藉海内,其藏蓄当甲诸方矣。” (2).隐藏。 宋 欧阳修 《本论》:“不任人者,非无人也,彼或挟材藴知,特以时方恶人之好名,各藏畜收敛,不敢奋露,惟恐近於名,以犯时人所恶。”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七:“我自己的颈子上也有点罗唣,原来是昨晚在床上放过一下的军帽里面,在那皮沿的内部也藏蓄了好些馀孽。” (3).指文章等蕴含的内容。 清 刘大櫆 《<春秋发微>序》:“其见之文章,则藏蓄高远而不可以一端测也。” 危机(1) (2) 指产生危险的祸根 (3) 指严重困难的关头 利名名利。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满眼利名浑信运,一生狂荡恐难休。” 金 韩玉 《感皇恩》词:“尘世利名,於身何有?老去生涯殢樽酒。”《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及至后边风云际会,超出泥涂,终日在仕宦途中、冠裳里面驰逐富贵,奔驱利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