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洪焱祖的《黄岩盛景则来为吾郡征官见示诗文因成一章》 全文: 昔我游公乡,瞻望弗及见。 公今仕吾州,过从两不倦。 人生水上萍,邂逅随风转。 端能相知心,岂在蚤识面。 高文久自珍,屡请容一眄。 如升泰山顶,朝观海日眩。 云涛浮青红,光采生万变。 新诗更圆美,花暖娇莺啭。 忽疑龙挂天,飞雨响银箭。 呜呼此事难,补衮非袜线。 沉吟拊几案,便欲弃笔砚。 终然齿未衰,犹冀骨可换。 跪请九还诀,昼夜锻复鍊。 骖鸾侍远览,八极如抹电。 宁同井底蛙,局促自矜衒。
参考注释沉吟(1) 深思吟味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魏· 曹操《短歌行》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杨朔《茶花赋》 (2) 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轻声沉吟 沉吟放拨插弦中,顿起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几案亦作“ 几桉 ”。1.桌子;案桌。 汉 王粲 《儒吏论》:“彼刀笔之吏,岂生而察刻哉?起於几案之下,长於官曹之间,无温裕文雅以自润,虽欲无察刻,弗能得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或有狼籍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 宋 文同 《和仲蒙夏日即事》诗:“簿领初休几桉清,西轩移枕卧前楹。”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夏夜,每有虫行几案间,亦能飞。” (2).借指文牍工作。《魏书·邢昕传》:“既有才藻,兼长几案。”《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七年》:“ 顺 抗声叱之曰:‘尔刀笔小才,止堪供几案之用,岂应污辱门下,斁我彝伦!’” 弃笔犹言投笔。谓放弃文墨之事。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非有 班超 之志,遂已弃笔;未见 陆机 之文,久同烧砚。”参见“ 弃笔从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