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韩维的《南堂对竹怀江十邻几》 全文: 端居无所聊,稍复治文字。 南堂冬日明,窗户暖可喜。 图书罗满前,意览不由次。 聊收静者趣,以乱忧人思。 亭亭当轩竹,使我长叹喟。 封植苦不早,颜色颇憔悴。 劲节亮不改,虚心如有迟。 缅怀江夫子,循道久不试。 邈然高简姿,不受世俗累。 一官才复进,左谪良何亟。 德义我所珍,轩冕安能贵。 长啸汝水滨,浊醪日自酾。 效陶有新篇,翼孔著高议。 弦琴坐虚室,默与古人值。 显晦一其心,淡然天淳粹。 思之不可见,暑谢寒已挚。 谅非对此君,兹怀何由慰。
参考注释长啸(1).大声呼叫。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宋 苏轼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渊明 赋《归去》,浩歌长啸老 斜川 。”《群音类选·四节记·复游赤壁》:“长啸若轻狂,振山林谷应如璜。” (3).钟之别名。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乐器名》:“鐘,一名为长啸。” 水滨 靠近水的场所;岸边 浊醪浊酒。 晋 左思 《魏都赋》:“清酤如 济 ,浊醪如 河 。” 唐 韦应物 《效陶彭泽》诗:“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家有浊醪,但幽室之物,不足款嘉宾,奈何!”参见“ 浊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