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全文: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 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 尝闻帝魂哀,嚎血滴草木。 春露洒更鲜,殷痕侵粉绿。 截为扶衰杖,万里出浴谷。 今来入我手,君勤意有嘱。 区区四十年,重趼生两足。 冠丱三男子,且与诗书读。 翁虽文章穷,尚以字遮目。 忍弃不以教,携归事樵牧。 故兹九节赠,用助老追逐。 杨朱非为岐,贾谊非为鵩。 及其悲恸时,岂不沾盈掬。 挥之傥著物,无迹染林麓。 因持此竹纹,勿叹前人独。
参考注释无迹亦作“ 无跡 ”。没有踪影;没有痕迹。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跡,天工罕代。”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李惠登 ﹞为政清浄无迹,不求人知。” 见“ 无迹 ”。 林麓犹山林。《周礼·地官·林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文选·张衡<西京赋>》:“林麓之饶,于何不有。” 薛综 注:“木丛生曰林。” 李善 注:“《穀梁传》曰:‘林属於山曰麓。’”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结罝罘於林麓之中,合重围於山泽之表。” 唐 杜甫 《客堂》诗:“舍舟復深山,窅窕一林麓。” 清 周安 《游道场山》诗:“逶迤步崇冈,奔迫下林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