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和答诗十首。答箭镞》 全文: 矢人职司忧,为箭恐不精。 精在利其镞,错磨锋镝成。 插以青竹竿,羽之赤雁翎。 勿言分寸铁,为用乃长兵。 闻有狗盗者,昼伏夜潜行。 摩弓拭箭镞,夜射不待明。 一盗既流血,百犬同吠声。 狺狺嗥不已,主人为之惊。 盗心憎主人,主人不知情。 反责镞太利,矢人获罪名。 寄言控弦者,愿君少留听。 何不向西射,西天有狼星。 何不向东射,东海有长鲸。 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 不然学仲连,一发下燕城。 胡为射小盗,此用无乃轻。 徒沾一点血,虚污箭头腥。
参考注释流血(1) 人或动物的血液从伤口流出 伤口大量地流血 (2) 特指负伤或牺牲 吠声(1).指狗叫声。《淮南子·泰族训》:“吠声清於耳,兼味快於口。” 艾青 《透明的夜》诗:“狗的吠声,叫颤了满天的疏星。” (2).一条狗叫,群犬闻声跟着叫。喻盲从,随声附和。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加以吠声者多,辨实者寡。”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士子生长草野,不及见 嘉 隆 故老,以审知是非之实;而一时著述编録之人,不过据近代文集,吠声附和。”参见“ 吠形吠声 ”。 |